工业经济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占全省比重近三分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支撑、压舱石、主引擎。如何做优做强“头号工程”?——在顶层设计上,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在创新实践上,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数”出绿色新动能,“算”出新质生产力,“智”绘未来新图景。
在张裕最大的生产中心,只需要通过一台PAD,即可控制140座酒罐、2台冷冻机、4台错流过滤机。加上10台AGV机器人车,自动搬运物料,基本建成“无人工厂”和“智慧工厂”。烟台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服务100余家客户,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研发系统取得国内首个该领域的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精细化工产业科技研发人工智能应用的空白。烟台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机技术建设城市实景三维,为基于飞控大数据的各类应用平台开发运维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在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管理、海岸线巡查、林业病虫害防治、海岸线排污口排查、森林防火预警指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低空经济正从“空中飞”走向“落地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没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正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打开现实世界通往虚拟世界与未来世界的神秘大门。在山东,传统制造业加速“数智”蝶变的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在加速崛起,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此时此刻,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数据是什么?没错,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也是无形资产。 2025年6月,经山东蓝天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确权的山东烟台烟草有限公司“烟台烟草消费域数据集”获颁具备司法效力的数据产权登记证书。此案例是数据资源资产化的重要事件,将进一步促进数据资产入表实践落地,推动数据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资产金融属性,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出,“数智”蝶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数据,正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生长力最鲜活的现实明证、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也是山东接续奋斗最鲜亮的“底色”与最饱满的“底气”。
看山东,近年来,山东锚定“数字强省”目标,在数字化浪潮中奋勇争先,成效斐然:“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用户超1.18亿,“一部手机行齐鲁”成为现实;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突破49%,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一,数字城市百强上榜数量连续两年领跑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破冰,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数据交易平台蓬勃发展(累计交易额约2.4亿元),烟台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数据要素×”国家级案例涌现。算力总规模超11.36E,智能算力占比过半;建成智慧社区4095个;智慧高速、智慧港口等融合基础设施全国领先······从泰山之巅到渤海之滨,数字技术正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逐步融入山东数字强省发展脉络。
看烟台,近年来,烟台积极探索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改革之路,多项工作获批全国、全省试点。例如,争取国家数据局获批全国“数据匿名化标准”验证试点,有力促进全市数据流通,加快释放数据价值,并入选全省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卫星数据领域)专项试点。“东方慧眼星座农业遥感数据集”等10个高质量数据集。莱山区、黄渤海新区成功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百年工业城市正以“数智”赋能产业蝶变、挺起“制造”脊梁,秀出“中国制造”的大国自信。
从泰山之巅到渤海之滨,数字技术正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逐步融入山东数字强省发展脉络。7月9日,“2025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在烟台启动。看,“融媒体行”组织央媒、省媒及大V深入一线挖掘故事;“新成果体验”邀请各领域代表零距离感受政务、企业、场馆的数字力量;数字人“数仔”携智能服务及科普产品上线。听,济南打造“AI泉城”,青岛聚焦量子应用,淄博体验“黑牛管家”数字牧场,潍坊探秘元宇宙,日照青少年“数字π对”研学,菏泽展示汉服牡丹产业转型……十六市特色活动百花齐放。山东正在数字化浪潮中“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数字中国建设的齐鲁新篇。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