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7月10日讯 近日,S210烟凤线福山段路面改造工程取得新进展,此项目起止桩号为K0+000-K1+302及K1+866-K15+752,长15.188公里。
K0+000-K1+302段现状路面结构为(4+4+5)厘米沥青混凝土+15厘米水泥稳定砂砾掺碎石+2×15厘米水泥稳定砂砾;K1+866-K15+752段现状路面结构为(4+3+4)厘米沥青混凝土+2×1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水泥稳定风化砂掺碎石;
K0+000-K1+302段维持原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3米;K1+866-K15+752段维持原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11.5-20.5米、路面宽10-19米;维修利用桥涵维持原设计荷载等级。总投资5615万元,省投资5029万元,地方配套586万元。
本工程5月19日开工,完成K14+000-K14+200上行试验段上、下面层铺筑施工后,因G18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导致福山区河滨路封闭无法通行,为减轻城区交通压力而暂时停工。经福山公路中心多方面协调,目前项目已于7月2日复工,工期4个月,计划10月底前完工。
截至7月8日,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共铣刨面层2.084km,1738.056立方米;铣刨基层病害150.25平方米;ATB-25修补基层病害24.04立方;沥青砂灌缝247米;撒布透层2590平方米;撒布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2590平方米;撒布黏层2760平方米;结合层侧壁涂抹密封胶1400米;
2.摊铺沥青下面层2590平方米;
3.摊铺沥青上面层2765平方米;
4.铺筑场外水稳基层试验段;
现场施工画面:









S210烟凤线福山段路面改造工程沥青铺筑现场仿佛一个巨型火炉。铺筑机庞大的躯体在前从容推进,不断将料斗中滚沸、冒着青烟的暗金色沥青料吞吐、泻下摊铺。炽烈烫熨的气息倏然升腾,将逼人的热浪直推向四方,像是无形的火舌舔舐着天地——160度的沥青蒸熏着空气,在热浪中微微摇曳、模糊了视线。那厚重的沥青层在机后均匀延展,紧随其后的压路机沉重碾过滚烫的路面,发出沉钝的碾压声,一遍又一遍将松软的沥青料压定坚实。被汗水浸透衣服的施工人员面孔严肃、眼神专注地紧盯碾压接缝处,脚下踩踏着烫人的大地,背影在蒸腾的热气里愈发显得坚韧挺拔。这黑色的缎带无声向前伸展着,接起过往,通往未来——旧路正焕发新生,热浪与汗水浇筑的烙印,终化作公路人前行之路最坚固的肌理。
防暑降温方面:
福山公路中心时刻关注天气情况,既做到了对雨水天气的防汛预警处置,又加强了高温天气对施工及现场作业的科学部署。同时还组织人员参加防中暑演练及防暑知识培训、制定高温应急预案、实施高温监测预警、监督休息时间落实、确保物资及时供应、配备急救人员和药品、加强现场巡查关注工人状态等。
项目部准备了充足的防暑物资:
饮品: 准备足量的饮用水、绿豆汤、冰水等。
解暑药品:准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合剂等。(在药品储备区域明确提示需遵医嘱或在需要时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尤其是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需注意。)
降温食物:准备冰棍、西瓜等。
改善项目人员的休息环境:休息场所全部安装空调,确保休息时间有凉爽的环境。